东海县高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
时间: 2019-03-14 09:52:13 叶成福 阅读:1053次

为进一步深化高中地理教学改革,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,有效落实新课程教学要求,全面提升地理学科教学效益,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特制定本要求。

地理学科从“教学准备、课堂教学、效果落实、专业提升”四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。

一、教学准备

要求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备课,采取个人备课-集体备课-个人二备的方式开展。

1、个人备课。(1)根据备课组的统一安排,根据《课程标准》、《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》及考试说明要求、教材和学情,分课时进行教学设计。(2)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,基于教学目标,吃透现行教材,整合其他版本教材教学方法的设计。(3)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。根据学生生活经历、生产实践、社会热点等地理教学资源,恰当选择、处理教学素材。(4)挖掘教学内容中过程、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,合理组织教学内容。

2、集体备课。(1)备课组长负责组织、督促每位在个人备课。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组活动,每周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节课。(2)备课组长根据集体备课要求,现场随机确定主备人,做好协调、指导组员参与合作,安排专人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工作。(3)要主备教师介绍前提下,每位教师结合前期的个人备课,充分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,剖析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,教学案真正体现集体智慧,提高备课组校本研究的能力。(4)形成较有实效性的教学案。通过对知识建构、能力发展、教法学法等研讨,充分吸取每个人建议基础上,主备人最后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、学案与课件,教学设计、学案要有打印稿。(5)教学案展示。主备人利用课件采用说课或演课方式,对教学流程加以展示,进一步修订教学案。

3、个人二备。(1)要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案前提下,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实施班级的具体情况,进行补充和修订。(2)根据需要对集体备课中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教学过程、板书设计、作业练习等环节进行调整。(3)丰富集体备课的内容,力求集体备课多样化,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,重在教学设计、学案、课件的研讨和优化。(4)加强课例研讨,进行教学反思,交流、总结教学心得。

二、课堂教学

课堂教学突出问题化教学要求,将教学要求问题化,通过学生自主学习,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,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
1、更新教学观念。(1)体现“学生为主体”。更新教学观念,以学生发展为本,面向全体学生,因材施教,关注个性差异,建立平等、民主、和谐、安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。(2)科学设计问题。善于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出发提出问题,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,利于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。(3)提倡合作学习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发和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,需要和学习动机。善于创设地理情境,引发学生参与、鼓励合作学习。

2、调控课堂教学。(1)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。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与观察,能敏锐地感受、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,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,并调整教学策略。(2)及时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。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敏锐观察获取反馈信息,关注课堂生成,调控教学过程,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、方法和结果及时归纳总结。

3、借助媒体功能。(1)用好传统课件。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,充分发挥板书、板图、板画等传统教学手段在构建知识体系、培养地理思维、突破教学重难点等方面的作用。合理选择和使用挂图、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学手段,充分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的特点。(2)发挥现代媒体作用。通过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、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、认识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过程、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等方面的价功能。

4、掌握教学艺术。(1)精练教学语言。教师的语言要清晰、规范、精练、准确、鲜明、生动、形象、风趣、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,用普通话授课。(2)利用肢体语言。教态亲切、自然、庄重,大方,动作要有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。(3)善用板书。板书要清楚、工整、正确、精练、布局结构合理,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,揭示知识结构,形成知识网络。

5、挖掘课程资源。课堂教学中要渗透“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”和“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”的理念,抓好乡土地理和校本教材的教学,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地理实践活动,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,体会地理与人们日常生产、生活的密切联系。

三、效果落实

通过课堂实例和检测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,利用作业练习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,阶段性的测试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1、课堂检测。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和探究价值,利于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。精选的例题和习题要体现基础性、针对性、梯度性、思维性,精讲精练,及时矫正巩固。

2、作业与练习。(1)要求学生做到认真、独立、按时、规范完成作业。作业书写整洁,条理清楚,及时订正,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。(2)作业及时批改,作业评价以等第(优、良、中、下)形式呈现,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。高中选修地理作业要全批全改,其他作业提倡精批精改、面批面改和在教师指导下的互批互改。(3)重视作业的反馈矫正,立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,进行归因分析,做好批改后的讲评。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、补齐漏做或没完成的作业,建立学生错题档案,指导学生使用好错题本。(4)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课堂辅导方式,落实基础知识。

3、试卷编制。(1)要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,依据教材来命题。试题的内容要全面,既要着重考查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,也要考查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(2)试卷与练习的编制要有针对性,试卷必须根据当前教学的实际、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命题,不出偏题和怪题。试卷的题量、题型、分值、难度、区分度要恰当,评分标准要合理。(3)试题要注意科学性,格式要规范,用图要清晰。

四、专业提升

围绕课堂教学,通过校本教研,加强专业引领,实行同伴互助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。

  1、坚持听评课。(1)公开课。各级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一学年要在校级以上开设一节示范课。工作未满三年和新调入的教师每学期开设一节汇报课。所有教师每学年都要在教研组或备课组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。(2)听课。每学期所有任课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,要做好听课记录以便交流。年轻教师要多听有经验的教师课,尽量做到先听后上。(3)评课。教研组长负责评课的组织安排,评课要及时,听课教师应全员参加评课活动,做好评课记录。

  2、参加培训研修。(1)教师要主动学习、更新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,按时参加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。(2)培训期间应遵守活动纪律要求、做好教研活动记录、形成小结,回校后及时在组内汇报交流。(3)学期结束时,教师要撰写书面教学总结,其中包括本学期教学计划完成情况、教学绩效、教学得与失的反思。(4)认真撰写教科研论文,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评比活动,每学年交流、评奖或发表教学论文一篇以上。

3、开展课题研究。从教学实践出发,立足地理教学改革,确立研究课题,每位教师应主持或参与一项县级及以上的教研或教科研究课题。